為有效預防職業災害的發生,整體生產廠區均依廠區特性制定適用之安全衛生危害鑑別及風險與機會評估機制,據以鑑別、評估因作業活動對員工、利害相關者或工作環境產生之職業安全衛生危害及風險,找出應管制之風險及可提升機會之項目。
以台達台灣地區為例,各廠區定期或不定期對所有作業流程進行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每年至少執行一次全廠區的風險評估更新,並針對每項作業進行風險量化,確保每一項作業風險皆被有效監控;經風險評估等級屬不可接受風險、部門前三高風險項目、曾遭開立職安衛罰單或限期改善單,以及一年內發生過職安衛事故之作業等,皆屬須依循「消除、取代、工程控制、作業管制及個人防護用具」順序,選擇最佳可行控制措施,擬定管理方案或風險控制措施,並定期追蹤與檢討,有效降低廠區各項活動及作業之風險。除每年定期執行全廠區風險評估外,員工日常作業若有發現潛在職業安全衛生之風險時,亦可透過內部管道反映,以消弭可能導致職業傷害或職業疾病之危害因子,避免事故發生。
員工於作業過程中發現有立即發生危險狀況,在不危及他人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自行停止作業並立即通報,撤離至安全場所,且不會因此受到處分。
此外,在機械設備採購及製程變更部分,透過採購與變更管理的執行,對機械設備購置前的安全評估與增加安全防護措施,確保人員及廠區的安全與健康;2024年台灣、中國大陸地區及子公司乾坤一同開發及導入變更管理申請及審查之電子系統,透過便利的電子化作業,提升同仁申請變更審查之便利性及時效性,有效落實機械設備源頭管理。
職業安全衛生查核
為確保員工及廠區安全,透過安全衛生人員定期及不定期廠區安全巡檢,以監督人員作業及環境安全,工安巡檢面向包括電氣安全、消防安全、機械/設備/器具管理、化學品管理、作業環境及作業規範與防護等。2024年巡檢缺失主要為電氣安全(27%)、作業環境(22%)及機械/設備/器具(21%),各項巡核缺失皆由廠區安全衛生人員指導與監督權責單位確實改善。
此外,中國大陸地區除工安人員巡檢外,各級主管亦每月定期執行主管現場稽查作業,透過各級主管走動巡視,以了解廠區作業環境安全狀況,俾規劃及推動符合實務之安全管理措施,並展現主管對安全衛生管理之重視。
危害性化學品管理及作業環境監測
台達化學品管理採源頭管控方式,在導入新化學品前,使用者須先提出新化學品審查,廠區安全衛生人員協助評估其危害風險,並提供建議,與要求使用者於設計階段選用低危害化學品來取代高危害化學品,確保採取最佳控制措施,且符合法令與安全標準。各地區及廠區皆依循化學品分類及標示全球調和制度,管理廠區化學品之容器標示、安全資料表等,有效進行化學品危害資訊之傳遞及溝通。
2024年台灣、中國大陸地區及子公司乾坤一同開發及導入新化學品申請及審查之電子系統,透過便利的電子化作業,提升同仁申請變更審查之便利性及時效性,有效落實化學品源頭管理。
此外,為掌握作業環境實態與評估員工暴露狀況,以預防職業疾病,整體生產廠區皆依當地法令規定執行作業環境監測,監測項目包含化學性與物理性因子,化學性因子監測項目主要為異丙醇、錫、甲苯及鉛;物理性因子監測項目主要為噪音、照度及風速,所有監測結果皆符合當地法令規定並公告周知。
台達部分廠區有少數人員從事游離輻射作業,針對此特別危害健康作業之人員,依當地法規規定定期實施特殊健康檢查、確保作業人員資格,以及作業現場符合作業管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