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永續
  • EN
  • 繁體中文
  • 永續經營
  • 台達永續理念

    • 永續理念
    • 永續政策與認證

    國際倡議

    • SDGs
    • We Mean Business
    • SBT
    • RE100
    • TCFD
    • TNFD Forum
    • EV100

    永續運作與目標

    • 永續推動組織
    • 永續關鍵績效

    利害關係人

    • 利害關係人互動
    • 重大議題鑑別
    • 重大議題

    獎項與肯定

    • 歷年榮譽榜
  • 治理與責任
  • 公司治理

    資訊系統安全

    • 資訊安全

    創新研發

    • 研發合作與創新
    • 智財布局

    品牌管理

    • 品牌承諾

    風險管理

    • 風險管理

    誠信經營

    • 反托拉斯
  • 產品與價值鏈
  • 綠色產品

    • 產品節能效益
    • 產品碳足跡
    • 產品綠色設計
    • 有害物質管理

    供應鏈永續管理

    • 永續供應鏈管理目標
    • 供應鏈ESG推動組織
    • 供應鏈管理流程
    • 衝突礦產
    • 供應商永續互動參與
  • 環境與地球
  • 氣候變遷

    • 氣候變遷因應策略
    • SBT減碳目標與成效
    • TCFD
    • 再生電力

    能資源管理

    • 目標與成效
    • 能源管理
    • 水資源管理
    • 廢棄物管理

    綠建築

    • 公司綠建築
    • 捐建綠建築
  • 員工與社會
  • 多元共融

    • 員工組成
    • 人才培育與發展
    • 人權維護與管理
    • 員工福利

    職業安全與衛生

    • 管理與系統
    • 安衛風險管理
    • 勞工安全數據

    社會參與和環境教育

    • 普及低碳住行概念
    • 推廣能源與氣候教育
    • 長期人才培育
  • 資源中心
  • 政策、守則、文件

    永續報告書

    聯絡我們

  • 永續經營
  • 台達永續理念

    • 永續理念
    • 永續藍圖
    • 永續政策與認證

    國際倡議

    • SDGs
    • We Mean Business
    • SBT
    • RE100
    • TCFD
    • TNFD Forum
    • EV100

    永續運作與目標

    • 永續推動組織
    • 永續關鍵績效

    利害關係人

    • 鑑別方法
    • 重大議題

    獎項與肯定

    • 歷年榮譽榜
  • 治理與責任
  • 公司治理

    資訊系統安全

    • 資訊安全

    創新研發

    • 研發合作與創新
    • 智財布局

    品牌管理

    • 品牌承諾

    風險管理

    • 風險管理

    誠信經營

    • 反托拉斯
  • 產品與價值鏈
  • 綠色產品

    • 產品節能效益
    • 產品碳足跡
    • 產品綠色設計
    • 有害物質管理

    供應鏈永續管理

    • 永續供應鏈管理目標
    • 供應鏈ESG推動組織
    • 供應鏈管理流程
    • 衝突礦產
    • 供應商永續互動參與
  • 環境與地球
  • 氣候變遷

    • 氣候變遷因應策略
    • SBT減碳目標與成效
    • TCFD
    • 再生電力

    能資源管理

    • 目標與成效
    • 能源管理
    • 水資源管理
    • 廢棄物管理

    綠建築

    • 公司綠建築
    • 捐建綠建築
  • 員工與社會
  • 多元共融

    • 員工組成
    • 人才培育與發展
    • 人權維護與管理
    • 員工福利

    職業安全與衛生

    • 管理與系統
    • 安衛風險管理
    • 勞工安全數據

    社會參與和環境教育

    • 普及低碳住行概念
    • 推廣能源與氣候教育
    • 長期人才培育
  • 資源中心
  • 政策、守則、文件

    永續報告書

    聯絡我們

  • EN
  • 繁體中文

氣候變遷

  • 首頁
  • 環境與地球
  • 氣候變遷

台達歷年氣候變遷減緩關鍵成果


  • 台達將氣候變遷列為企業永續經營重大風險項目之一,從「減緩」、「調適」 以及「創新」三面向進行管理,並具體實踐We Mean Business五大承諾,包括:

    • 企業自主減碳
    • 揭露氣候變遷資訊
    • 參與氣候政策
    • 轉型電動車與普及充電設施
    • 推動 100% 再生電力

    同時,台達也積極鑑別風險,建構調適能力,並進一步研析氣候變遷的機會點,累積與深化研發能量,持續開發綠能、節能產品與解決方案,結合能源管理的核心本業推展節能策略。

氣候變遷因應策略

減緩+調適


台達透過完善的氣候治理與組織,訂定氣候相關績效指標,積極以具體行動實踐永續承諾,從「減緩」、「調適」以 及「創新」三面向進行管理。減緩方面,除了從量測與各種承諾及目標設定著手,更深化價值鏈中的循環經濟、再生能源、節能產品等相關作為。調適方面,以水資源的管理與台達產品氣 候相關分類展開行動。台達透過 TCFD 與內部碳定價機制等決策工具,持續鼓勵低碳創新,持續從技術中發掘商機,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並定期揭露氣候相關的管理成果與績效。

淨零科學減碳目標(Net-Zero SBT)


台達於2021年提前四年達成 2017 年所訂定的科學減碳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簡稱 SBT),因此,再接再厲於 2022 年積極依據科學減碳目標倡議組織(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簡稱SBTi)2021年底所發布的淨零標準(Net-Zero Standard)訂定符合1.5℃減排路徑的目標,並於同年正式通過 SBTi 認可,成為亞洲高科技硬體設備產業首家、全球第125家通過淨零科學減碳目標(net-zero science-based target,簡稱 Net-Zero SBT)審查的企業。 台達科學減碳目標路徑圖。

我們提出以2021年為基準年,2030年全球營運據點範疇一及二(市場別)絕對排放量下降90%及範疇三下降25% 的科學減碳目標,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並將持續以1.5℃減排路徑作為內部深度去碳的管理依據,驅動內部低碳轉型、開發創新產品與服務。

2023年台達全球營運據點範疇一及二排放量較基準年 2021 年下降39%,連續兩年階段性達成 SBT,展現台達實現 SBT 的決心和長期承諾,亦與價值鏈夥伴持續共同促進低碳經濟成長。

SBT減碳成效

目標2030年範疇一及二減碳90%


台達自2010年起開始參與CDP,揭露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自2017年起台達整體生產廠區每年均通過ISO 14064-1查證,我們亦將查證範圍逐步擴及建築、海外營運據點及子公司,自2022年起台達 100% 全球營運據點完成ISO 14064-1:2018溫室氣體查證。

2023年台達全球營運據點直接排放與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總計為132,27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市場別),相較前一年下降29.5%,相較基準年2021年下降 39.0%。全球營運據點 可分成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東北亞、印度、歐洲中東非洲以及美洲共七大區域,以市場別而言,東南亞(約占 35.4%)、中國大陸(約占 34.0%)及台灣(約占 15.4%)為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區域。在全球營運據點數量持續增加下,台達仍達成SBT的主要原因為 2021 年導入的內部碳費機制持續發酵,有效驅動內部積極減碳,透過持續導入節能專案及提升再生電力比率,2023 年全球營運據點再生電力比率達76%。

價值鏈溫室氣體排放量


台達自2020年起依循 ISO 14064-1:2018標準要求,鑑別重大排放項目並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亦依據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企業價值鏈標準方法學盤查各類別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2022年首次完成所有類別量化。2023年範疇三所有類別的排放量合計為7,160,049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前一年增加2.8%,較基準年2021 年增加37.6%,主要原因是2023年的產品銷售量成長。範疇三的主要排放類別為C11售出產品的使用(約 57.8%)及C1購買的產品與服務(約 26.2%),未來將持續致力於低碳產品研發、供應鏈議合及低碳運輸三大方向減量。

  • TCFD

    2016年報率先依TCFD架構揭露資訊


    台達長期關注氣候變遷,並以節能為核心事業的企業,氣候變遷已融入台達的商業策略及永續目標。2019 年已初步將產品分類為穩健型、調適型、新興型產品。2023年參照歐盟永續金融分類標準(EU Taxonomy),首次揭露對應經濟活動與相關產品符合營收比例。

    台達依照TCFD框架揭露資訊請參考:

    1. 2023年報 p50 氣候相關資訊
    2. 2023永續報告書 Ch5.2.1 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3. 2023 氣候與自然生物多樣性報告書
    4. 2023台達永續產品氣候分類揭露
    5. 股東議事手冊 附錄十五

再生電力

2023年占全球用電比例76%


台達 2021 年宣布加入全球再生電力倡議組識 RE100 金級會員,承諾台達全球所有據點於 2030 年達成再生電力 100% 目標,並於同年正式成立台達全球 RE100 委員會,以董事長、 副董事長、執行長、營運長及永續長為主要委員,下轄八個工作小組,擴及 30 幾個國家;每 個工作小組由地區最高主管帶領,建立區域型的推動組織,管理擴及所有據點,負責各地區 所有據點的再生電力目標推動及達成。

2023年台達各據點持續推動再生電力導入,各據點除了研究與檢視當地再生電力的法規政 策、市場趨勢、價格與成本、溯源資訊完整性,漸次取得管道接洽再生電力發電業者或是售 電業者,甚至考量再生電力的需求長期性,著手評估興建或投資再生電廠等效益及可行性。 各地區也從實際執行過程中面臨提高再生電力比率的瓶頸,並且深入了解造成瓶頸的原因, 積極尋求改善的機會。

自 2022 年起,再生電力的達成率首度納入董事長、執行長以及各工作小組的地區最高主管 的績效指標,影響 5 至 15% 的薪酬獎勵。為了確保數據品質,台達於 2023 年首次將全球營 運據點電力數據統計導入 ISAE 3000 確信,所有再生電力來源及類型皆須符合 RE100 技術 文件要求,並且取得完整的溯源資料以證明再生電力來源及數量。

台達策略性地推動再生電力,設定採購優先順序。首先是達標方式,台達以節能為基礎以 減少用電量,再生電力以自發自用為最優先策略,其次為直購再生電力,例如再生電力 購 電 協 議(power purchase agreement,簡稱 PPA) 與 綠 色 電 力 產 品(green electricity products)等電證合一的再生電力,再其次為非搭售型再生能源憑證(Unbundled EACs) 的電證分離再生電力。另外,在符合 RE100 技術手冊的前提下,台達自訂其他創新類別,鼓勵各地提出創新做法以提高再生電力比率。除此之外,RE100 機制與內部碳定價制度亦部分 連動,並以 2025 年超過 50% 的再生電力來源來自電證合一之類型為目標,藉此鼓勵各據點優先採用自發自用及電證合一的再生電力。

2023 年台達全球據點再生電力達 76%,超過原訂定之內部目標 RE65。全球據點總用電量 為 747,828 千度,其中再生電力為 568,595 千度。再生電力的來源與占總用電量比率分別為太陽能自發自用 34,484 千度(5%)、PPA 電力直購 103,999 千度(14%)、綠色電力產品 250,450 千度(33%),以及非搭售型再生能源憑證 179,662 千度(24%)。

  • EN
  • 繁體中文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條款
  • 資料收集

永續經營

  • 台達永續理念
  • 國際倡議
  • 永續運作與目標
  • 利害關係人
  • 獎項與肯定

治理與責任

  • 公司治理
  • 資訊系統安全
  • 創新研發
  • 品牌管理
  • 風險管理
  • 誠信經營

產品與價值鏈

  • 綠色產品
  • 供應鏈管理

環境與地球

  • 氣候變遷
  • 能資源管理
  • 綠建築

員工與社會

  • 多元共融
  • 職業安全與衛生
  • 社會參與

資源中心

  • 政策、守則、文件
  • 報告書
  • 聯絡我們

© 2022 Delta Electronics, Inc.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