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從營運本質思考能夠具體實踐的永續挑戰與機會。定期進行重大性分析,透過GRI準則的包容性、重大性及完整性原則,建構鑑別、分析與確認的三大步驟,定期確認與調整永續議題,據此擬定永續的長期目標,並透過內部關鍵績效指標檢核、外部國際永續評比及同業績效比較,定期檢視執行及成效,主動向社會大眾揭露推動成效。
鑑別方法
6類主要利害關係人
在永續議題的鑑別上,從可能影響公司在永續經營的因素出發,包括經濟、環境和社會面的內外部風險與機會。
台達根據國際永續規範與標準(GRI準則、ISO26000社會責任指引〔Guidance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RBA行為準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永續評比(道瓊永續指數、CDP、摩根史坦利ESG指數)、利害關係人的期待與溝通、內部經營目標、過去揭露的永續資訊等以彙整與整併永續議題。透過永續共識會議,界定出6類主要利害關係人、23個台達重大的永續議題。
重大議題
選定13大關鍵永續議題
根據第一階段鑑別出的23個永續議題,台達掌握「利害關係人關注程度」與「對於營運衝擊程度」兩大原則,在這個階段進行優先等級的排序,以決定議題的關鍵性。
在「利害關係人關注程度」方面,台達透過線上問卷進行調查,以6大類利害關係人為問卷調查的對象,目的為蒐集到具代表性的樣本;在「對於營運衝擊程度」上,則評估每個 議題對於營收成長、環境永續、客戶滿意、最佳雇主等與營運相關事項的影響程度,永續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每個永續議題對台達營運的衝擊性。
根據上述的分析結果,台達透過永續委員會、外部專家及高階主管的討論與董事會確認,最後選定13個關鍵永續議題,其餘為台達潛在的永續議題。